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好人文化是1990年代以後在台灣等地發展出來的一種網路文化中的次文化,與男女交往問題相關,也與網路文化中的去死去死團有些關聯。

好人文化起源於女性常以「你真是個好人,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女孩子」、「雖然你人真的很好,但是我們……」這樣的藉口而拒絕男性的追求,因此衍生出「好人」的說法,意指「對一個女性付出心力但被拒絕的男性」。

好人的用語出現之後,圍繞這個名詞逐漸發展成一種網路文化中的次文化。例如在台灣的bbs站上,出現了「好人」的討論版面及好人俱樂部的組織,擁有大量的版友及成員,許多有類似遭遇女性拒絕經驗的男性,在網路上藉由彼此對於個人處境的分享、男女交往相關意見的交流、以及彼此的鼓勵,逐漸產生一種認同感,並產生一些共同用語和想法。隨著好人文化的發展,「好人」逐漸不再限於男性,而泛指對愛情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的人,因此女性也加入了「好人」的行列中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儘管人在國外,對台灣那邊的很多新東西也頗感興趣,前陣子從一些廣告文宣聽到「好人卡」這個名詞,我就在思考:「這是新出來的聯名信用卡,還是捷運發售的限量版悠遊卡?」離開台灣後,發現今日電子錢包大行其道,似乎很多東西大家都用卡片取代,舉凡停車、購物、繳款或者搭乘大眾運輸工具,好像真的是一卡在手、妙用無窮。

後來在MSN跟朋友聊時,才知道所謂「好人卡」是種諷刺名詞,描述告白、示好時被拒絕之意,突然回憶拉到學生時代,我也曾被發過幾次好人卡,只是當時沒有這類字眼可描述,多半都是摸摸鼻子掉頭離開,以免自取其辱。

拒絕真的是門學問,要有技巧又不傷害對方,光想這點恐怕可以開堂課講授了,只是追求者本來就要承擔風險,凡事未定案前都是50﹪機率,只有等目標開口後,才能確定答案。在學生時代我也有一些女性朋友,對他們來說我真的就是「朋友」,其意義可以今天的標準來解釋:「我是個好人」,一個隨傳隨到的好人,需要接送的話扮演司機、需要噓寒問暖時扮演快遞、需要安慰時扮演心靈導師、需要「和愛人獨處時」扮演空氣……。

通常扮演好人獲得回報的,就是不外乎:「你好好喔!」、「你真有效率!是我的好朋友」、「以後嫁給你的女生會很幸福」或者很典型的「你是個好人」。嗯~我真的是好人,好到對女方頻獻殷勤卻從不問回報,好到祝福對方戀愛順利,卻不敢在半夜紮草人釘釘子,這可能也是「去死去死團」的另外一種解釋,像這類只會對人家好卻不敢表白,然後自己扮悲情、孤獨的人,乾脆去死算了,留著還有啥麼用?

抱怨完了!該是領卡片的時候,最近發現自己真厲害,老婆回日本的時間裡,竟在MSN Messanger上扮演心靈輔導,還真幫了不少個案,應該哪天我失業時,可以掛牌執業了,只是各位要發卡給我的能否麻煩一下?!讚美「你是個好人」即可,請別說:「你是個"老"好人」。

好人卡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rral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