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文章寫不好,但是又特別會歹戲拖棚,自己也很懊惱,但本著記錄生活得帶傻勁的想法,還是決定把這個博物館篇完成。

在吃飽喝足後,循著牆壁的「未來」二字,走上樓梯重返21世紀,在博物館一樓陳列的,是所有跟拉麵有關的展示品。在這裡面,介紹的麵的種類、碗的造型由來、歷史上拉麵的演進沿革,以及速食麵(日本稱速食麵為 Instant Ramen)相關文物,用一種探討學問的角度,來介紹拉麵這種飲食產物,相當地有意思。

走過這個用拉麵碗造型圍起的拱門,就是所謂拉麵博物館的本尊。我不知道是否所有觀光客都會來此一遊,除了在地下樓享用美味的拉麵,我覺得在博物館內逛逛,也會有豐富的收穫,只是這些收穫沒進入肚子,都存進腦袋中。

現場博物館展示一個正宗的拉麵攤設備,那邊沒有湯跟麵,但其他的全部都有,包括一些凝固的仿造醬汁,小朋友有模有樣的假裝自己是老闆,現場弄個虛擬拉麵給父母吃,寓教於樂也是蠻不錯的。除此之外,現場還播放拉麵的烹煮過程,當然裡面沒洩漏醬汁與湯頭如何製作,純粹點綴談談拉麵。

博物館後方陳列的,是歷來獲邀參與的拉麵博物館店家,有的還在此評鑑榮獲大獎,想必又是一個榮耀。此處是以類似中藥抽屜般的作法,民眾拉開抽屜就會出現各店家的展覽作品,多半都是與其有關的,譬如泛黃的開店紀念照、麵碗、筷子或者是門簾等。

這是號稱「日本拉麵」的起源,據說是水戶黃門盛情宴客,所招待的是17世紀的學者朱舜水,為了回報恩典,特將中國帶來的麵條回贈水戶黃門,結果大將軍一吃驚為天人,爭相走告這個好吃的麵條,卻意外將拉麵帶入日本歷史。早期的日本拉麵是庶民美食,多半是一些老伯伯拎著個擔子,沿著街頭巷尾叫賣,在博物館內還陳列典型的「拉麵大叔」,具備的特徵和裝備等。

在速食麵這區是介紹諸多泡麵的演進,其中當然會提到日清食品的創辦人吳百福,這位台裔日籍的企業家,開啟速食麵席捲全球的風潮。緊鄰博物館的是紀念品區,這裡販賣琳瑯滿目的拉麵相關產品,包括這個以魚板造型製作的紅豆大福,造型精緻不知道味道如何?

這個吃起來有拉麵濃郁口感的脆片(仙貝),真是要命的好吃!現場開放一盒給人試吃,我一吃就停不下來,每次都故意逛過去拿幾片,後來連店員都認出我的模樣,幾經掙扎之後買了幾包,結果在東京沒兩天全部吃光,真應該買一大箱的。

由於拉麵店太多間,根本不可能全部吃一攤,所以這裡紀念品店有賣拉麵的「調理包」,可以買回家去加熱加麵食用,算是進化版的泡麵喔!靠著原汁原味的調理包讓觀光客把拉麵帶回家,真是個好點子。

2015-05-18-16-06-05010314 13011101396_1063727166988593_1451927212_o11210161_852939644753935_710020751_n11267906_1075645889130054_18659107_o20150411_10094620150520_14151320150520_160310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rral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